中国的历史
文明时代到来之前,全球的历史,不过是茹毛饮血的杀人史。在这一点,我相信,中国也是不遑多让的。
但是,看看世界历史,我发现了两个很神奇的地方:
一,中国皇权之下的大一统,肯定给了皇帝更大的权力。
在中国,强调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甚至于,就像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纲常、伦理、礼教……”这些东西,也给了许多普通人杀人的权力。
但是,在欧洲,对最基本的奴隶来说,大家公认的是: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
这就说明,欧洲的国王皇帝……虽然权力也很大,但是那权力还是有边界的,不是只靠国境线来约束。
更何况,西方社会有庞大的属世僧侣集团,他们不仅分享了国家管理的权力,甚至最终凌驾在王权之上。
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和欧亚非别的大国相比,中国历史的所有朝代,看起来都要短命很多、平均下来甚至不到人家的一半。
罗马,首先以共和国的姿态起步,运作了500年。然后随着腐败横行,变成了独裁的皇帝。而这个体制,又维持了三百年,就是说,一个罗马,人家玩儿了八百年。
英国王室,虽然有血腥的宫廷内斗,但是很少有通过民间大规模内战然后“杀了皇帝做皇帝”的故事。
而日本,更是万世一系,一直是同一个皇帝,虽然幕府将军曾经权倾朝野。
相比之下,中国实在是相形见绌吧……
我们一般的朝代,都是两百年左右就算长了……
毫无疑问,复杂的历史,不应该——更不可能——用一个理由来解释。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是大家应该随时牢记的常识吧。
或者说,“集权于一身者、集谤于一身”,也是基本的共识吧。
最后,我要填上一句关于“常识与共识”的解释:有很多人,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选择拒绝承认常识和共识。那么,这个世界,对这些人有什么办法吗?
当然有。这种办法就是公开辩论。
面对公开辩论,个别人的坚持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信念,就不辩自明了。而公开辩论,历来都是奥地利学派的习惯。希思、撒切尔夫人、里根、哈耶克、弗里德曼……都是这种习惯的拥趸者。
而这个名单,延续到前不久的中国,当然是张维迎教授和林毅夫先生的公开辩论。只要敢公开辩论,获胜的肯定是常识,是共识。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
可惜,迄今为止,这样的社会,还不是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我希望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有朝一日骄傲地说,这种情况,曾经是我们中国的历史。
旅美学者 郑经卫
2022年12月14日
GMT+8, 2024-12-4 01:26 , Processed in 0.0212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