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今天聊聊世界各地的主要国家级博物馆、以及里面的文物。之所以想说这个,当然是因为在以前还试图附庸风雅时,我的确走过几个国家级的博物馆。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柏林的国立博物馆,展现了德国人严谨的性格:为了有效利用空间,这里的展品,堆的明显比其他博物馆都高;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里很漂亮、人很多,馆藏多到永远无法同时陈列。有任何问题时,无论是保安还是讲解员,马上就会过来。
也是一份缘分吧,据说,我最喜欢的一篇古文——《归去来兮》——的原件,就在这里。
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伦敦大英博物馆呢,同样,很大,相当漂亮,人很多,东西很多。
法国的卢浮宫,我就收住我的赞誉、而简单推荐大家去看电影《达芬奇密码》吧。一句话:美轮美奂!
毫无疑问、这些博物馆里,肯定有部分文物,来自这些国家以前侵略过、殖民过……的地方。但是,如果说靠着这一点、就武断地把这些博物馆的这部分馆藏都指定为“掠夺来的战利品”……在看到确凿证据之前,我拒绝人云亦云。
毕竟,大家都是在非营利机构打工的普通人。如果收下了无法证明来路的文物,这些人不仅不会加官晋爵,反而会坐牢。我不相信什么人会在接受文物时抗拒标准操作流程,因为一旦违法,整个博物馆有可能轻松地被告到破产。而英美这方面的法律,过去两百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至少涵盖了事关中国的绝大多数文物。
围绕这些文物,我选择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被卖过这些国家的,因为这些国家在历史上率先完成了宪政与工业化、导致他们大幅度领先别国创造出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作为商人,“水往低处流、货往贵处卖”,是必然的选择。
其实,成规模的文物出口,背后肯定有穷国政府的影子。倒卖文物,从来都是窃国的内殖民者的标准动作。
同时,这些文物留在发达国家,能够得到的研究,应该也是全球最前沿的吧。这个结论,看看诺奖榜单,应该不难确认。
面对这种情况,我也经常自忖:都说万物有灵。那么,如果问文物“它们自己想在哪边”,大家觉得,文物会怎么回答呢?
最后,我想多说一句大英博物馆成为舞台的、“马克思的脚印”的梗儿。国内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说,马克思经常坐在D2座位上,一边看书一边摩擦双脚,导致地板上留下了两道痕迹……毫无疑问,在大英博物馆官网上,我没看到人家承认有任何人损坏过大英博物馆的财产。
我一直奇怪:如果马克思不是穿着溜冰鞋、风火轮儿……怎么可能留下痕迹?难道他比我还胖、和恐龙一样沉?
更何况,在公共场合搓脚,有没有问题?更何况,人家大英博物馆是大理石不是木地板?更何况,博物馆的书应该主要介绍馆藏文物嘛、他为什么要在博物馆看书而不是图书馆?更何况,读公开出版物就能把全社会的问题百分之百都看明白,这种体制需要批判还是需要赞美?……
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看来,这个情况,只能说明始作俑者真的是“小镇做题家”——他们没有足够的见识却拒绝承认。可怕的是,看来这个群体一直都是公务员的主体。可能在他们心里,博物馆和电影院、教会……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国外的教堂和电影院什么样。
旅美学者 郑经卫
2022年12月18日
GMT+8, 2024-11-21 19:38 , Processed in 0.0149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