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诗(之三) 文/韩鲁珩
汉语为何没有“史诗”
不知何故,现代中国文人对史诗的文学地位和意义看得很重要,远远史诗诞生的国度的看法。似乎,汉语没有史诗是一个文化缺陷。
对中国缺乏史诗的探讨的代表人物是朱光潜。朱光潜对汉语没有史诗作一些很具体的分析,从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话就是"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在上篇所说的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浅薄"。“因为中国文学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偏重主观,情感丰富而想象贫弱。文人大半把文学完全当作表现自己观感的器具。”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中国”史诗缺乏论“,将汉语没有史诗定位于汉诗,甚至汉文化,汉文学的缺陷。
正是这些人将史诗赋予“庄严”,甚至崇高的文学地位,似乎没有史诗就意味着文学水平的高度不够。
与西方相比,这种将史诗提高到文学水平和文化发达程度的议论实在是别出心裁,大概就是中国一家。
在前面的短文里,我已经明确写了史诗的定义和特征。早期的民间口头传唱(后期归纳整理),宗教色彩浓厚,英雄人物的征战事迹为主题等等。史诗不仅存在于西方,也同样存在于东方;史诗不仅是源自希腊,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即代表所言的今天“文化的高度”,同样也存在藏族,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到清代还保持原始的部落形态,今天人口数低于20万)这样公认的文化原始落后的民族。
看看朱的这段话“史诗和悲剧都同时从许多角色着眼,须写出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甚至于全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史诗和悲剧的作者都须有较广大的观照,才能在繁复多变的人生世相中看出条理线索来;同时又要较深厚的情感和较长久的“坚持的努力”,才能战胜情性和环境的障碍,去创造完整伟大的作品。广大的观照常有赖于哲学,深厚的情感和坚持的努力常有赖于宗教。这两点恰是中国民族所缺乏的”。
这段话未免有点为史诗人为拔高和贴金。史诗最早是民间传唱,传唱着多是流浪歌手,诗人,游方僧侣。用今天的话说,史诗来自于一些走江湖卖艺,流浪为生的艺人。这些用带有乐感和韵律的语言讲述一些振奋人心,离奇古怪的故事,即容易记忆流传,也能抓住人心。久而久之,故事内容越来越丰富,想象越来越夸张。至于说写出整个人生,全民族哲学思想和信仰?大概那些早期游方传唱的人还不知道哲学和民族的概念。
在这里必须着重强调一点,欧洲文化的巨大飞跃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时候开始,包括在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等。文艺复兴的年代是14世纪到1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时期。荷马史诗,摩诃婆罗多(印度史诗)等等都是公元前,千年前的文学著作。在这些外国的“史诗“时代,所有考古和历史学研究都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文学都是同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将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文学作品夸大到庄严文学体裁,同时将自己同时期的文学成就认为是文学和世界观的缺乏,缺陷,这种武断,自我贬值的结论十分令人困惑。
简单而言:
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山海经,淮南子等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浪漫丰富,多彩多姿的想象力。西游记,搜神记(东晋)等等都是经典的神话文学作品。
中国人不缺乏构筑宏篇巨著的能力,春秋三传,史记,汉书不仅是史学作品,也是规模恢宏的文学巨著。
客观而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也反映在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上。汉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基础是汉民族生存的地理位置,农耕社会基本属性。中国从来不缺乏神话,但缺乏对神话的迷信。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造就中国社会“以人为本”,权力和阶级至上。汉文字的成熟,书写记载的发达使得中华历史的描述具备更多史实性,准确性,更加规范化。
无论什么诗,史诗,短诗,抒情诗等等,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种韵律性语言。题材和体裁不是一回事情,历史的学科特征早就证明史书比史诗更能展示历史和文化的全貌和真貌。今天,我们所议论的史诗,其本身的悠久和古老是其基本时间属性。从已知的世界史而言,中国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在“史诗”时代是站在世界文化的最高峰。依此推论,那些将中国没有史诗而作为一种文化程度缺乏,文学不够发达,世界观局限,不够宏大的议论是非常偏激和狭隘。
在汉文化,诗,从来不是大道,是小道。汉文学没有“史诗”,是因为在汉文化中,诗不过是众多文学体裁的一个分支,具备很强的艺术性,但从来不具备伟大的历史性,更不是庄严和严谨的同义词。中国没有史诗是因为不需要所谓“史诗”来承载文化和历史。
史诗,不过是诗中的一个体裁,题材多以宗教,历史,英雄人物为主。从文学水准而言,既不是文学艺术的特殊标志,也无文化高度的象征。
2019,01,04
|